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19日讯近日,湖北省中医院创伤骨科团队通过多学科协作与3D打印、计算机模拟辅助等技术,成功为一名罹患多发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15岁少女实施高难度矫形手术。此次治疗不仅攻克了罕见病导致的多重骨骼畸形难题,更通过数字化医疗技术实现精准重建。
患者小雨(化名)来自湖北大冶,3岁时被发现左手拇指畸形,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左大腿弯曲、双膝外翻、下肢不等长等复杂症状。12年间,家属辗转省内多家医院,均因患者年龄小、手术风险高而采取保守观察。一周前,小雨在放学途中跳跃后突发左大腿剧痛,站立和行走困难,当地医院检查显示:左股骨中段病理性骨折,左侧盆骨凹陷畸形,骨髓腔消失,全身多处骨骼畸形。考虑到病情复杂、治疗难度系数大,小雨遂转院至湖北省中医院创伤骨科。经检查,医院确诊小雨属于发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(PFD)。
据创伤骨科主任徐阳平主任医师介绍,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罕见病,由Gsa基因突变引发成骨分化障碍。患者小雨病情尤为复杂,若放任发展,骨盆畸形将压迫内脏,甚至影响生育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。
术前术后双下肢全长X片对比图。
面对治疗难题,骨伤诊疗中心张志文教授团队组织多轮论证,决定采用计算机模拟结合3D打印技术实施精准手术。术前,团队通过CT数据重建患者小雨的骨骼三维模型,计算机模拟计算出最佳截骨方案。利用3D打印的个性化导板,术中对弯曲的股骨实现亚毫米级精确截骨,同时完成骨折复位和内固定。
据悉,该院骨伤诊疗中心近三年已开展计算机模拟结合3D打印辅助手术40余例。张志文表示:“我们将继续深化‘精准医疗+科技创新’战略,让更多疑难重症及罕见病骨伤患者享受优质医疗服务。”(长江日报记者张金玉 通讯员胡梦 万凌翔)
【编辑:余丽娜】